![]() 安徽临泉姜尚工艺品厂工匠使用电烙笔在葫芦上作画。安徽张天峰摄 中新网合肥8月26日电近日,临泉烙画记者走进安徽临泉姜尚工艺品厂,葫芦海外满目琳琅,走俏尽是市场各色葫芦。车间里,安徽十几位工人师傅手持电烙笔,临泉烙画在大小不一、葫芦海外形态各异的走俏葫芦上勾描细画。稍时,市场一幅幅精巧雅致的安徽焦糖色古典人物画像便栩栩如生活现于葫芦之上。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的临泉烙画临泉县是中国古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尚(即姜子牙)的葫芦海外故里。传说,走俏姜尚曾用葫芦趋吉避凶,市场葫芦又有“福禄”之谐音,故当地人多有崇尚葫芦文化之风。 烙画葫芦则是通过烙画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工艺美术品。由于烙铁画痕与葫芦融为一体,不仅适宜长久保存,而且集古朴、典雅、自然于一身,因此颇受人们喜爱。 ![]() 安徽临泉姜尚工艺品厂工匠使用电烙笔在葫芦上作画。张天峰摄 “临泉烙画葫芦兼具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之精。”今年71岁一直从事烙画葫芦工艺的王建文告诉记者,成品的烙画葫芦制作需经打皮、晾晒、打磨、烙画等工序,其中烙画最为关键,工匠们细致地把画稿烙在葫芦表面,稍有差池,则很难补救。 2016年,临泉烙画葫芦工艺被列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建文说,目前烙画使用的烙笔,已是改良后的电烙笔,使得画风更加宽泛。画图题材不再拘泥于中国花鸟、山水等,对于国外名画亦可临摹。改良后的电烙笔,既可水墨写意,亦可工笔白描,既能展现中国泼墨山水的潇洒,又能表达外国风物写实的精致。 ![]() 形态各异的烙画葫芦。张天峰摄 如今,临泉烙画葫芦已经走向国际舞台,远销俄罗斯、东南亚、欧美等。 “临泉烙画葫芦很受海外市场青睐。”从事临泉烙画葫芦生产加工的安徽姜尚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玉梅介绍,他们公司已将其产业化运营,2017年创外汇310万美元,销售收入900万美元。 来自俄罗斯的客商何月开在考察临泉葫芦烙画工艺时说,烙画葫芦尺寸天地,却包藏万千气象,浓缩着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华人经常将此作为手礼赠送宾朋。(刘浩、张天峰) |